□本報記者 趙吉會
牽頭研發建設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從刑事偵查到判后執行監督全流程、全鏈條監管;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從司法辦案第一道關口化解社會矛盾;探索實行社會化不起訴機制,為實現刑罰目的提供嶄新思路與方法……
近年來,大慶市讓胡路區檢察院大膽探索,持續創新司法手段,用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傳遞司法溫度,有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案企合規改革 彰顯司法銳度
“依法不起訴救了企業,也救了公司360余名員工;得益于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現在企業流程更加規范、制度更加嚴格、員工更加穩定。整改期間,效益同比上升了20%,我們正以新面貌籌備上市?!苯?,大慶市經開區一家涉案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是指檢察機關在依法作出不批準逮捕、不起訴決定等的同時,針對企業涉嫌具體犯罪,督促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落實。
“涉案企業兩名犯罪嫌疑人虛開增值稅發票,稅款金額分別達到70余萬和80余萬元。雖然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前具有補繳稅款、主動投案、自愿認罪認罰情節,但按照以往的做法,也應該提起公訴?!弊尯窓z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李卓彬說。
在深入調查中,檢察官發現,這家企業經營效益良好,是轄區重點企業和納稅大戶,現有職工360余人,安置了50余名殘疾人就業。
“案子辦了,企業垮了”不是目的,“辦一案活一企”才有意義。
“涉案企業合規建設,我們不在最初的試點范圍。但檢察機關要有檢察擔當,對于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我們要勇于嘗試。做不起訴案件程序復雜,對于讓胡路區檢察院來說,相當于摸著石頭過河,是挑戰,也是考驗?!弊尯穮^檢察院檢察長阮之華說。
讓胡路區檢察院第一時間確定“三精細”標準:精細調查、精細核實、精細流程。案情逐漸詳實、清晰。經過認真督促整改,經第三方組織審查,公開聽證等扎實、高效的工作,讓胡路區檢察院最終對該案的二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
同時,一種強化檢企聯合、地企共建、定期回訪的機制也應運而生。
截至目前,讓胡路區檢察院已對4起涉稅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的企業開展“簡式合規審查”“跨省合規審查”,幫助涉案企業制定企業合規制度,委派第三方對涉案企業進行監管,努力實現讓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得好”的目標。對11名犯罪情節輕微的民營企業經營者作出不起訴決定,相關企業新增簽約金額500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1個。與讓胡路區工商聯共商共建的經驗做法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工商聯100對溝通聯系機制典型事例。
剛柔并濟,將嚴管與厚愛融為一體,全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讓胡路區檢察院案企合規相關案件的審理,不僅提高了檢察執法的公信力,更體現了檢察司法溫度,踐行了服務大局的檢察擔當。
創新非羈押監管 拓展司法深度
今年3月份以來,下載非羈押碼微信小程序完成注冊認證,開始定期打卡,成為讓胡路區非羈押訴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常規流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司法局的案件承辦人,可以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端的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實時查看當前人員的打卡位置、時間、次數等信息。
為深入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當嚴則嚴、當寬則寬,破解監管痛點難點,讓胡路區檢察院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主導開發了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形成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對非羈押監管對象全流程監督、全鏈條管理。相比傳統的線下定期定點報道的監管方式,科技賦能讓案件辦理更高效安全。
記者在讓胡路區檢察院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上看到,辦案機關可以設置被監管對象活動的范圍,一旦在范圍外打卡簽到,將觸犯預警機制,承辦機關將及時了解當前動態,對其未報到及去往異地的行為進行約束,同時對其行為對象及現實表現進行綜合評判,并按其違規程度和風險等級呈現綠、黃、紅三色監管碼,實行分級動態監管,避免脫管漏管。
據了解,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使用以來,各監管機構累計錄入監管對象1143人,解除監管347人,當前在管總數796人;累積入矯人員519人,累積出矯502人,當前在矯127人。2022年讓胡路區檢察院訴前羈押率由原來的33%下降至17.31%。通過非羈押訴訟智慧監管平臺,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落實了監督職責,更好地實現了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相對不起訴機制 傳遞司法溫度
2020年,讓胡路區檢察院與轄區司法行政機關、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聯合出臺了《讓胡路區關于輕刑案件實行從事社會服務依法適用相對不起訴的實施辦法(試行)》,通過不斷補充和完善,形成相對不起訴第三方評估監督機制。
對于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案件,結合犯罪時間、地點、目的等因素整體考量,綜合確定符合參與社會服務的案件范疇。檢察機關將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起訴意見書和社會服務的評價表格交給第三方評估監督機構進行評估。通過40小時的社區勞動服務、談心談話、相關法律知識學習等方式,由第三方(司法所、社區、村委會)提出相應意見,供檢察機關參考。由檢察院召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偵查人員、值班律師等參加公開審查,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確定是否對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目前讓胡路區檢察院已通過該機制不起訴97人。
刑事檢察向“深”拓展,民事檢察向“精”用力,行政檢察向“實”突破,公益訴訟檢察向“效”求進,讓胡路區檢察院將不斷活化“能動履職”治理路徑,持續提高辦案質效,努力答好承載人民期盼和職責使命的檢察“答卷”。